别让假公益冷了慈善的热心
别让假公益冷了慈善的热心
□周 琦
3月2日本报报道了市民质疑小区内的旧衣服回收箱的报道。的确,此前有其他媒体曝光过爱心捐赠的旧衣服被一些企业牟利变卖的报道。当然,对此事市民有质疑的权利,通过质疑,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其目的是为了不让一些假公益冷了慈善的热心。
乐善好施、守望相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提倡的"仁者爱人",更是现代慈善理念的发端。随着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这一理念早已深入基因血脉。不过让人遗憾的是,现如今,有极少数人打着"公益"的旗号,做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虚假慈善有抬头迹象。比如,诈捐、骗捐、强捐、索捐、勒捐等行为屡见不鲜,利益驱动下的不规范甚至虚假慈善等现象,让善行面临窘境,让善意遭到透支,更让行善者无所适从。一些企业在宣传推广的过程中,存在故意放大公益属性,甚至只宣传公益却对经营行为避而不提的现象!这不但侵害了市民的知情权,甚至有忽悠、误导之嫌。
打着"公益"旗号赚钱的现象也并不罕见。一些别有用心的企业更是精于此道,他们或借助社会福利机构、或干脆公关某些政府部门,通过精心包装,给自己的经营项目穿上公益外衣,借此牟取暴利。拿爱心赚钱最可耻,不仅亵渎了爱心,也伤害了社会诚信和相关部门的公信力。
所以市民的警醒是应该的。我们也曾经听到这样的呐喊:"我以后再也不捐了!""这些都是骗人的!"……这些话语来自本是热爱公益的爱心人士,这是因为他们的慈善热心经常会被"网络骗捐"、"捐助旧衣被牟利"等假慈善、真诈骗所浇冷。
打击假公益, 相关部门应负起责任。监管部门要对现有类似项目进行摸查并进行备案,哪些是纯公益项目,哪些是经营、公益两者兼而有之,哪些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在调查清楚后,及时面向社会公示,该保留的保留,不该保留的坚决取缔。同时,对于查实的假公益行为,要依法惩处,涉及诈骗的要交与司法机关处理,再也不要让这类诈骗冷了人们的爱心。
2022-05-12 03:33:17- 上一篇
月嫂连年吃香 能否成家政业“长大”契机?
月嫂连年吃香能否成家政业"长大"契机?啥时候人们从心底里认同了"家政服务"这个专业、这个职业,"岗位找人"变成"人找岗位&rdquo月嫂连年吃香能否成家政业"长大"契机?啥时候人们从心底里认同了"家政服务"这个专业、这个职业,"岗位找人"变成"人找岗位",那么才是苏州的家庭服务业"长大"的时候了。近年来,有关月嫂吃香的报道屡见不鲜。对于月嫂来说,月薪10000元并不算高。这是从苏州市家庭服务行业协
- 下一篇
创新是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过程
□薛海荣为了有效解决诸多社会管理难题,补齐现有管理力量不足的短板,长江口旅游度假区探索出一种全新的社会管理模式。采用服务外包的形式向保安公司购买服务,引入社会力量,组建□薛海荣为了有效解决诸多社会管理难题,补齐现有管理力量不足的短板,长江口旅游度假区探索出一种全新的社会管理模式。采用服务外包的形式向保安公司购买服务,引入社会力量,组建了一支由26名专业保安人员组成的村级巡查和镇区秩序综合服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