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传媒

展望未来的星辰大海 建成天宫空间站圆梦太空家园

发表于:2024-11-02 作者:印象报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02日,"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想。 "近几十年来,从"东方红"的叫声到"神舟"的每一个梦想,从"北斗"的指路到"嫦娥"的明月,从"祝融"的寻火到"天宫"的翱翔……中国宇航员多次精彩突破,让中国的印记闪耀在星空上今天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人民网是梳理我国规划和准备中的航天任务、展望中国航天未来的"星辰大海"。2022年--建设"天宫"空间站,实现梦想的"宇宙家"20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想。 "近几十年来,从"东方红"的叫声到"神舟"的每一个梦想,从"北斗"的指路到"嫦娥"的明月,从"祝融"的寻火到"天宫"的翱翔……中国宇航员多次精彩突破,让中国的印记闪耀在星空上今天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人民网是梳理我国规划和准备中的航天任务、展望中国航天未来的"星辰大海"。

2022年--

建设"天宫"空间站,实现梦想的"宇宙家"

2022年,中国空间站完成轨道建设任务,计划实施共6次飞行任务。

这6次任务分别是5月发射天舟4号宇宙飞船; 6月发射神舟十四号,神舟十四号载人宇宙飞船搭乘组也由三名宇航员组成,他们将在轨道上停留六个月。 7月发射空间站问天实验室,10月发射空间站梦天实验室,空间站三个舱形成"t"字基本布局,完成中国空间站轨道建设。 之后还将实施天舟五号宇宙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任务。 其中,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航天员组也由三名航天员组成,这三名航天员在轨道和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完成轮换后,将在轨道上工作和生活六个月。

空间站建设稳步推进的同时,中国深空探测项目也在稳步推进。 今年,探月工程四期已经启动,为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载人登月做技术储备。

未来五年--

望远镜、月球极地探测、小行星探测开启了宇宙飞行的新时代

建成后,中国空间站将进入10多年的应用和发展阶段。 在此期间,我国计划每年发射两艘载人航天器和两艘宇宙飞船,宇航员将长期在轨开展空间科学实验、技术实验和空间站维护。

2023年,我国还将发射巡天空间望远镜,开展广域巡天观测,有望在暗物质和暗能量、系外行星和太阳系天体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

未来五年,月球探测项目将全面展开。 计划2025年前后发射"嫦娥六号"和"嫦娥七号",同时开展"嫦娥八号"的研制。

这个"三姐妹"瞄准了同一个目的地--月球极域。 其中,"嫦娥六号"将采样返回月球极域; 嫦娥七号将科学探测月球极域的环境气候、地形等,特别是探测月球的水分布。 这些工作,都是为了在月球极域建立国际月球表面科学研究站奠定基础。

未来五年,我国行星探测工作也将全面展开,发射小行星探测器,完成近地小行星采样和主带彗星探测。 同时,着手建立近地小行星防御体系,目标是2025年左右,改变有威胁的小行星轨道,进行接近观测和近距离碰撞等技术实验。

未来30年--

实现大型火箭、月球科学研究站、火星采样、木星探测……更大规模的壮丽太空梦

在载人航天领域,空间站长期运营,与此同时,我国目前正在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航天器。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的研制,将使我国具备2030年载人登月能力,为后续月球科学试验与开发、深空探测和空间资源利用奠定基础。 新一代载人宇宙飞船可以搭载7名宇航员,上行和下行的承载能力大幅提高。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返回舱均可复用。

在深空探测领域,国际月球科学研究站将是重大建设重点。 "嫦娥六号"、"嫦娥七号"任务完成后,我国计划到2030年完成"嫦娥八号"发射,继续开展月球极域科学探测,进行科研站后续关键技术验证,建设月球表面科研站基本型此后,我国力争到2035年建成国际月球科学研究站。

面向更远的深空,探测任务主要集中在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类探测。 返回火星、木星探测等工程任务也将按计划陆续实施,整个行星探测工程预计在10至15年内完成。

酿造中的大型火箭登场。 大型火箭是具有超越世代意义的运载火箭,其开发需要8年到10年的时间。 其低轨道运载能力达到百吨级,地月移动轨道运载能力50吨级,任务覆盖面广、适应性强,不仅用于空间舱段、空间太阳能电站等低轨道大规模发射任务,还用于载人登月、载人火星/小行星探测、太阳系极限探测等深空探测任务

此外,我国计划于2049年实现太阳系极限探测。

2022-05-12 12:44:5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