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传媒

2022年疫情最新消息疫情AB类管控地区汇总表持续更新

发表于:2025-02-09 作者:印象报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2月09日,印象网综合消息报导四川省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提示表(2022年5月5日)省份排查时间市州分类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3天2次核酸检测上海市自4月29日以来--A类上海市...四川省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提示表(2022年5月5日)省份排查时间市州分类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3天2次核酸检测上海市自4月29日以来--A类上海市全域----吉林省自4月29日以来长春市B类--长春市全域--白城市B类--经开区白
印象网综合消息报导四川省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提示表(2022年5月5日)省份排查时间市州分类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3天2次核酸检测上海市自4月29日以来--A类上海市...

四川省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提示表

(2022年5月5日)

省份排查时间市州分类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3天2次核酸检测
上海市自4月29日以来--A类上海市全域----
吉林省自4月29日以来长春市B类--长春市全域--
白城市B类--经开区白城市其他地区
江苏省自4月29日以来苏州市B类--苏州市全域--
徐州市B类--徐州市全域--
扬州市B类--仪征市扬州市其他地区
无锡市B类--江阴市无锡市其他地区
泰州市B类--靖江市泰州市其他地区
浙江省自4月29日以来嘉兴市B类--嘉兴市全域--
杭州市B类--杭州市全域--
丽水市B类--云和县丽水市其他地区
台州市B类--天台县台州市其他地区
宁波市B类--鄞州区、奉化区宁波市其他地区
山东省自4月29日以来济南市B类--济南市全域--
烟台市B类--招远市、蓬莱区烟台市其他地区
江西省自4月29日以来南昌市B类--南昌市全域--
上饶市B类--万年县、信州区、广信区、婺源县上饶市其他地区
辽宁省自4月29日以来丹东市B类--丹东市全域--
营口市B类--鲅鱼圈区、大石桥市、站前区、西市区营口市其他地区
河南省自4月29日以来郑州市B类--郑州市全域--
信阳市B类--固始县信阳市其他地区
许昌市B类--魏都区、东城区许昌市其他地区
周口市B类--郸城县、沈丘县周口市其他地区
自4月30日以来商丘市B类--睢阳区商丘市其他地区
黑龙江省自4月29日以来哈尔滨市B类--南岗区、双城区、香坊区、道里区、道外区、平房区、松北区、宾县哈尔滨市其他地区
牡丹江市B类--绥芬河市牡丹江市其他地区
河北省自4月29日以来邯郸市B类--曲周县邯郸市其他地区
邢台市B类--南和区、任泽区邢台市其他地区
自4月29日以来沧州市B类--盐山县沧州市其他地区
自4月30日以来张家口市B类--宣化区张家口市其他地区
安徽省自4月29日以来亳州市B类--利辛县亳州市其他地区
北京市自4月29日以来--B类--朝阳区、顺义区、房山区、丰台区、通州区、大兴区、海淀区、东城区、密云区北京市其他地区
湖南省自4月29日以来邵阳市B类--双清区、大祥区、北塔区邵阳市其他地区
内蒙古自4月29日以来呼伦贝尔市B类--满洲里市呼伦贝尔市其他地区
自治区
广东省自4月29日以来广州市B类--白云区(含白云机场)、越秀区、花都区广州市其他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4月29日以来乌鲁木齐市B类--米东区、天山区乌鲁木齐市其他地区
今日新增北京市密云区;河南省许昌市东城区,周口市郸城县、沈丘县;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辽宁省营口市站前区、西市区。
今日解除山东省滨州市,临沂市;河北省唐山市;吉林省延边州;河北省邯郸市魏县。
集中隔离直至抵川后满7 天,第 1、3、7 天进行咽拭子核酸检测,最后1次双采双检。
居家隔离直至抵川后满7 天,第1、3、7天进行咽拭子核酸检测,最后1次双采双检(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实施集中隔离)。
三天两检入川后进行3天2次(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检测结果未出之前,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

在家日常防护怎么做?

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相对封闭、空气流通差的场所,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和展览馆等。

2.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家庭置备体温计、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品。未接触过疑似或确诊患者且外观完好、无异味或脏污的口罩,回家后可放置于居室通风干燥处,以备下次使用。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居室整洁,勤开窗,经常通风,定时消毒。平衡膳食,均衡营养,适度运动,充分休息。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4.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5.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2022-05-12 11:49:4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