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传媒

爱心汤面送给百岁母亲 一碗碗粥请孤老免费喝

发表于:2024-11-26 作者:印象报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26日,夏至 吃出幸福的味道12徐霖源在煎荷包蛋,这是夏至面的浇头之一在老苏州看来,素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面长"和"绵长"在苏州话中发夏至 吃出幸福的味道12徐霖源在煎荷包蛋,这是夏至面的浇头之一在老苏州看来,素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面长"和"绵长"在苏州话中发音相同,吃面,也寄寓了生命绵长不绝的美好愿望,还兼有天长地久的祝福。他的一碗夏至面,专为百岁母亲而做;她的夏至粥一煮十几年,免费
夏至 吃出幸福的味道12徐霖源在煎荷包蛋,这是夏至面的浇头之一在老苏州看来,素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面长"和"绵长"在苏州话中发

夏至 吃出幸福的味道

12

徐霖源在煎荷包蛋,这是夏至面的浇头之一

在老苏州看来,素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面长"和"绵长"在苏州话中发音相同,吃面,也寄寓了生命绵长不绝的美好愿望,还兼有天长地久的祝福。

他的一碗夏至面,专为百岁母亲而做;她的夏至粥一煮十几年,免费请乡邻……夏至节气,姑苏城里传来浓浓的幸福味道。

本报记者巴蒂

他为百岁母亲煮夏至面

71岁的徐霖源是吴门桥街道南环社区居民,与百岁高龄的母亲姚正兰一起生活。在每年夏至这天,徐师傅都要给母亲做一碗苏式汤面,一来是承袭了夏至这天的习俗,二来也寓意着母亲能够健康长寿。

这道爱心汤面的食材都是徐师傅精心挑选的:籽虾只只饱满,手剥虾仁新鲜营养;丝瓜清热去火,夏季正适合;一只荷包蛋,圆圆满满。徐师傅说,家中共有兄弟姐妹8个,小时候生活条件很艰苦,但每年夏至,母亲都会为他们做上一大锅"夏至面",虽然食材比不上现在丰富,但那时却是全家最开心的时候。

时光匆匆,一转眼已过去半个多世纪,每每回想起来,徐师傅仍记忆犹新。现在,徐师傅每年都要为母亲做"夏至面",而这一天兄弟姐妹也会回来陪伴母亲,共享天伦之乐。

夏至粥一煮就是十几年

"夏至以后天气热,老祖宗传下的习俗,夏至喝粥,能辟邪,不'疰夏'。"家住金阊新城宝邻社区的朱小媛,每逢夏至、腊八等重要节气,总会煮上好几锅粥,免费送给邻里。这一煮就煮了十几年。

78岁的朱小媛,是一个乐善好施的好婆。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成为了义工,而这一做就已30余年。在得知宝邻社区有很多孤寡、

独居老人,朱好婆就主动来到社区送上一碗自己煮的夏至粥。老人的脾胃弱,消化系统不太好,所以朱好婆在食材选购上特别注意,哪些是凉性的,量不宜多,哪些比较硬,得煮得软糯些,就这样,她选出了十几样适合老人的食材。提前两天把所有食材处理好,因为每一样都需要经过一两个小时的炖煮,光煮粥的时间就花费了整整一天。

老人们喝着粥,听着朱好婆讲平时的趣事,不禁乐得哈哈大笑。"希望我煮的粥能为大家带去幸福的味道。"

一碗葱油面伴夏日平安

李彩金是虎丘山麓下的原金光村人。在她的记忆里,儿时因家里经济条件一般,平时顿顿粗茶淡饭,一到夏至这一天,就盼着母亲李大妹为他们兄妹三人做百吃不厌的葱油面,这里有着母亲的一片爱心。

每次做面条,母亲就会早早起床,取面粉揉成面团,再用擀面棒摊薄后切成细长的面条。面条在沸水里煮开后,捞出用井水冲泡,然后放在干净的竹篮里,等到中午干完田里农活回家,取荤油和酱油加开水冲泡,就做成了这一碗喷喷香的葱油面。

受母亲潜移默化影响,每年夏至这一天,李阿姨也会在家中做一碗葱油面,使家人不因天气炎热出现胃口不好而疰夏。今年夏至前,李阿姨接受了虎丘中心幼儿园老师的邀请,和来自天南海北的幼儿家长比拼各地风味凉面,让小虎丘们吃个喷香。为了增强面条的口感和色香味,她在面条里加了肉糜又加了切细的黄瓜丝胡萝卜丝,等到淋上麻油,她又手把手教几个小虎丘一起拌起面条来,"愿孩子们一夏平安健康成长。"

五彩冷拌面降火又开胃

"夏至面"吃什么面,各地的讲究不太一样。在沧浪新城盘溪第二社区居民王美丽看来,夏至必食冷拌面,既能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

夏至来临前,王阿姨就给邻居们做了一大碗五彩冷拌面。"别看这面的颜色鲜艳,可都是用蔬菜水果榨出的汁,健康着呢!"王阿姨边揉面团边介绍。用菠菜、甜菜、胡萝卜、南瓜、秋葵等五种不同的水果或蔬菜榨汁过滤后,代替清水和面揉成五彩面团,擀成五彩面条,就能下锅煮了。

眼看面条在开水锅里上下翻滚,王阿姨又从随身的袋子里拎出了一瓶酱油,别小看这不起眼的酱油,这可是老苏州的最爱--虾籽酱油。王阿姨说,她家以前是经营老字号面馆的,每年夏至都会提前准备好虾籽酱油冷拌面好让老饕们尝鲜,很多老食客都会在这天专程赶来品尝。不过随着年纪增大,面店也转手了,只能每年夏至的时候自己做一些了,"能为社区邻里奉献一些余热,很开心也很满足。"

2022-05-12 05:11:3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