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座城结一段缘 跨国夫妻定居姑苏,分享苏式慢生活
雷龙夫妇精心营造的"云居",屋内屋外在传统中透着现代简约气息。 □记者 徐志强 摄
苏报讯(通讯员 尤莉 记者 胡毓菁)在距离姑苏区双塔街道第三联合工作站不远处,有座名叫"云居"的苏式庭院。住在这里的是一对跨国夫妻,妻子樊学玉来自中国的西双版纳,丈夫雷龙来自古巴。因为对苏州的热爱,他们不远万里先后来到这里,并在此相识、相恋,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如今,"云居"已成为雷龙夫妇以及他们的朋友了解苏式生活的一个窗口。
铺有鹅卵石的庭院,一丛芭蕉倚在斑驳的老墙上……樊学玉和雷龙精心营造的"云居"坐落在双塔和天赐庄之间。面积不大但宁静雅致的苏式庭院,是一片世外桃源,也是樊学玉和雷龙的心灵归宿。说起与苏州的结缘,樊学玉侃侃而谈。
2000年春天,她到苏州旅行,被这里浓郁的文化氛围吸引。很快,她做出了一个决定:留在苏州生活和工作。"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甚至是这里的民居,都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精致婉约而不张扬。"樊学玉说。不久后,她在苏州的一所旅游学校参加了进修,并在一家旅行社找到了工作。
古城苏州不仅改变了樊学玉的人生轨迹,也促成了她和雷龙的跨国姻缘。5年前,她在一次聚会中认识了刚来苏州的古巴音乐人雷龙。交谈中,她发现,雷龙对苏州的热爱和自己一样浓烈。他们聊得最多的是关于苏州的话题,苏州园林、老街古宅、苏式茶点……两个人找到了共同语言。雷龙说,苏州老街的石板路仿佛有种魔力,吸引他留下来。"当然,让我留恋的不仅是苏州这座古城,还有她。"雷龙指着身旁的樊学玉说。
樊学玉说,近两年,她和丈夫几乎走遍了苏州古城的每个角落,看过100多处院子。最终,他们选择在官太尉河旁的祖家桥1号租下了一处院落。"这里闹中取静,文化气息浓郁。"说起自己营造的这方小天地,樊学玉一脸自豪。他们将80平方米的老房子装修一新,外侧还加装了苏式传统风格的落地窗。100平方米的院子也经过清理,栽种了各种花草、蔬菜,屋内屋外在传统中透着现代简约气息。
"起初,我们希望为自己打造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天地。后来发现,身边的朋友很喜欢这里的环境,大家常常到这里玩音乐,开party。"樊学玉说。于是,夫妻俩将庭院的布局进行了简单地调整,在家庭生活功能的基础上,扩大了会客交友的场地。"现在,经常有来自国内外的朋友到我们家玩。我们很愿意和他们一起分享苏式慢生活,让更多人和我们一样爱上苏州。"樊学玉说。
2022-05-12 03:33:15- 上一篇
你知道吗?葑门外曾有冰窖24座
你知道吗?葑门外曾有冰窖24座□口述:陆辰荪《葑溪琐记》作者整理:管有明袁伟中国用冰的历史很悠久,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专门储冰的器具和设备,称之为"凌阴"或"冰你知道吗?葑门外曾有冰窖24座□口述:陆辰荪《葑溪琐记》作者整理:管有明袁伟中国用冰的历史很悠久,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专门储冰的器具和设备,称之为"凌阴"或"冰鉴"。诗经《豳风·七月》中有描述:"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记载的就是当时
- 下一篇
留园街道用真情服务绘就党建民生“同心圆”
留园街道用真情服务绘就党建民生"同心圆"□苏报记者管有明通讯员潘静11个社区实现老年助餐点全覆盖、4个老新村市政绿化专项整治工作全部通过验收、3个小区垃圾留园街道用真情服务绘就党建民生"同心圆"□苏报记者管有明通讯员潘静11个社区实现老年助餐点全覆盖、4个老新村市政绿化专项整治工作全部通过验收、3个小区垃圾分类亭完成升级改造、2个社区活动用房升级改造工程如期竣工……近日,姑苏区留园街道召开党建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