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社工荒”, 先得破除认知误区
破题"社工荒", 先得破除认知误区
□苏报评论员 肖平
社工并不是义工。相较于发达国家和地区,身边的社工行业尚属新兴行业,很多人对社工还非常陌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个行业的发展。
家庭矛盾突出、工作压力巨大、精神状态不佳甚至有自杀倾向,出现这些问题,先想到的会是求助于谁?理想的答案非社工莫属。
作为城市基层的细胞,社区也是城市最接地气的地方。社区无小事,工作繁杂,光靠现有社区工作人员的力量远远不够。解决这一问题,去年起,苏州学习借鉴广州、深圳等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试点实施社区服务社会化。预期用两年时间,将涉及"社区照顾""社区融入""社区自治""社区发展"等社区治理项目一揽子打包,通过向有资质、有能力的专业社工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满足居民多元、个性和专业化的服务需求。
不管是从需求的层面还是今天社工机构的蓬勃发展态势来看,社工这一职业是当之无愧的朝阳行业。但这样的朝阳行业,"人才荒"同样让人着急。以苏州为例,今明两年民办社工机构的社工缺口为200人,到2020年缺口将达到1000人以上,本地高校的专业人才满足不了需求,只能到外地去挖;即便招到了人,干不了多久,不少又会跳槽。究其原因,职业发展空间小、薪酬待遇低、社会认同度不高始终是这一行业挥之不去的痛点。
如何让社工这一行业摆脱现有的尴尬?如何对这份朝阳行业精耕细作,助其持续发展?与期待政府出台更多配套激励政策、制度同样重要的是,现有对社工认知误区也需要改变。
首先,社工并不是义工。相较于发达国家和地区,身边的社工行业尚属新兴行业,很多人对社工还非常陌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个行业的发展。其实,社工和教师、医生、律师一样,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专业职业。如果社工的身份常常受到误解,甚至专业价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仅收取象征性低廉报酬,依靠奉献精神去弥补资源短缺,社工行业很难得到真正发展。
其次,不是谁都可以做社工的。社工需要处理的社会关系相当复杂,需要的是专业化的工作方式。如何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从事社工这一职业,如何让现有的社工更用心地提升专业水平,需要的不仅是在薪酬激励机制上下力气,更需探索社工向上发展的稳定机制,拓展社工的发展空间。
此外,社工机构不能完全靠政府支持。在香港,社工机构相当活跃,会主动寻找服务项目。借鉴已有的成功发展模式,如何在购买服务的同时,增加现有社工机构的造血功能,增强社工机构承接城府购买服务的专业能力,当是推动社工这一朝阳行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一环。
2022-05-12 03:32:54- 上一篇
实现创新要掌握创新思维的“钥匙”
实现创新要掌握创新思维的"钥匙"□强亦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贯穿于一切工作之中,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就必须普及创新教育,特别是要让更多的人掌握实现创新要掌握创新思维的"钥匙"□强亦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贯穿于一切工作之中,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就必须普及创新教育,特别是要让更多的人掌握创新思维方法。所谓方法,就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用的工具和手段。方法很重要,一方
- 下一篇
监测医疗废物 就得“无死角”
□葛宇这是一个值得传扬的好消息。近日,市卫生监督所启动了"互联网+"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项目。今后,苏州的卫生监督员可通过手机软件,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护□葛宇这是一个值得传扬的好消息。近日,市卫生监督所启动了"互联网+"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项目。今后,苏州的卫生监督员可通过手机软件,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护理院等地的医疗废物实施无死角、全天候的在线监控。在很多国家,医疗废物都有"致命杀手"之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