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传媒

这五年,中医药这么干(大健康观察)

发表于:2025-01-21 作者:印象报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1日,到2025年,我国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建设健康中国的独特优势将充分发挥……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规划》 )"此前中医药五年发展规划全部由行业部门印发,《规划》年首次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政策进一步优化,支持进一步加大,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代背景下全力促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坚定决心

到2025年,我国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建设健康中国的独特优势将充分发挥……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规划》 )

"此前中医药五年发展规划全部由行业部门印发,《规划》年首次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政策进一步优化,支持进一步加大,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代背景下全力促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关键举措。"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表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给中医摆架子

"十三五"期间,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到2020年底,全国中医医院达到5482家,99%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8%的乡镇卫生院、90.6%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提供中医药服务,但中医药服务区发展不平衡

力争到2022年在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馆;到2025年,以地市级中医医院为重点,建设130家左右中医特色重点医院…… 《规划》医疗、教育、科研、产业统筹考虑国际合作等中医发展重点领域,提出10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设置15个具体发展指标和11个工作专栏。

"《规划》提出以国家中医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为龙头,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科为骨干,基础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建设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能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介绍,《规划》年明确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十四五"行动计划,实施县级中医医院建设、基层中医馆建设、名医堂项目等项目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等领域服务能力,弥补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相对薄弱的短板,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中医药服务。

夯实基础,补短板,加强弱项,提高优势

"量化《规划》中医药发展目标,设置15个主要发展指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监测统计中心主任李宗友说,体现了夯实基础、补短板、增强强弱项、提升优势的发展思路。

建设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为"夯实基础",《规划》设置了10个指标。

要以增强人民群众中医药服务获得感为目标,强调加强中医医疗资源规模,做到"中医医疗机构数"、"中医医院数"、"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生数"四位

以"补板"为目标,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县中医医疗机构(医院、门诊部、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中医馆比例"、"每万人口中医类全科医生数量"三项

以"强弱项"为目标,注重公立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其他医疗机构中医药临床科室等资源配置水平,设置"公立综合医院中医床位数""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比例""二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比例"三个指标,中西医

把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作为《规划》的重要任务,以"增强优势"为目标,《规划》设置了4个指标。

提出中医医院必须"姓中"的基本建设要求,加强公立中医医院中医资源配置,设立"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比例"指标。

加强中医医院老年健康和康复服务体系建设,设置"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比例""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设置老年病科比例"两个指标,反映了以人民为本的根本发展要求

通过进一步增强中医应急医学救援能力,提高中医类医院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水平,在"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专科医院除外)"010(3010 )中设置唯一约束性指标,国家对新冠肺炎流行后中医药防疫的

实施岐黄工程,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只有加快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中医药人才后备力量,才能让老百姓享受到优质高效的中医药特色服务。 对此,《规划》提出了一揽子具体措施。

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中医药院校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加强中医经典教育,突出中医药人才培养特色,健全完善中医药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衔接,贯彻师生教育一条龙的人才培养体系。

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 "十四五"时期,表彰国医大师130名和全国中医,培养了约250名岐黄学者、约1200名中医药优秀人才和中医药骨干人才,支持中医药创新团队建设。

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定制方式继续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培养本科学历的中医,持续开展中医全科医生培训和基层医药卫生员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建立覆盖所有二级县级中医医疗机构的知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构建体现中医药特色规律的人才评价体系,合理设置评价指标,建立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周期性评选表彰机制,引导各地建立不同层次的表彰奖励机制。

2022-05-12 13:32:1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