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传媒

隔离在上海小区 老人照顾老人

发表于:2025-01-23 作者:印象报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3日,床和沙发之间隔离第11天,60岁的徐正峰头痛,全身无力。 他不记得糖尿病和高血压药断了多久,身体反应越来越明显。那天深夜,妈妈又在床上叫他。 老人需要排尿,徐正峰躺在床边房东留下的皮质沙发上。 因为是旧时代,座位塌了,只能以蜷缩的姿势休息。 在照顾他的晚上,他睡不着觉,妈妈基本上每隔一个小时就要动手一次,每次处理都要半个小时。妈妈的床离他只有两步远,徐正峰无力支撑自己,足足等了20分钟左右才从沙发

床和沙发之间

隔离第11天,60岁的徐正峰头痛,全身无力。 他不记得糖尿病和高血压药断了多久,身体反应越来越明显。

那天深夜,妈妈又在床上叫他。 老人需要排尿,徐正峰躺在床边房东留下的皮质沙发上。 因为是旧时代,座位塌了,只能以蜷缩的姿势休息。 在照顾他的晚上,他睡不着觉,妈妈基本上每隔一个小时就要动手一次,每次处理都要半个小时。

妈妈的床离他只有两步远,徐正峰无力支撑自己,足足等了20分钟左右才从沙发上站起来。 他掀开妈妈的被子,大人的纸尿裤已经湿透了。

两年多前,因为搬迁钱不够买不起房子,一家人在这个90年代中期建成的小区里,租了一间沿街的两房给妈妈。 徐正峰在家排名第七,父亲因病去世多年,母亲和六个还没结婚的哥哥一起住在这里。 去年3月,家人打算给妈妈在这个小区买房子,刚签完合同,老人去打扫院子时摔倒了,左腿髋关节骨折了。

"医生说这么大年纪把骨头接起来,会有生命危险。 "徐正峰和家人选择了保守治疗,回去接妈妈。 他们花1200元买了一张类似病房的护理床,可以动床边的护栏,还可以摇着高高的床体喂食。 之后,为母亲做饭、按摩、翻身、上厕所都依赖于这60岁以上的孩子,平时都是夜班和白班换班。

这个小区的4200多名居民中,一半是这样的老人,分散在52栋大楼里。 7排房屋从西南方向东北方向排列在47000平方米的基础上,低矮的6层楼房留有白色外墙,墙皮已经有点斑驳,居民大多是20多年前从黄埔回迁的。

徐正峰自己的家也在这里。 在结尾的第二排。 步行不到5分钟就能到达母亲的出租屋。 徐正峰不管是烧菜还是炖汤,都会交给妈妈。 3月27日,他得知浦东地区的关闭消息,当晚下班后,赶紧去母亲家照顾。 本月内,小区曾一度封锁,徐正峰凭经验得知要住在母亲那里,妻子陈丽又送了衣服和药。

到现在为止,徐正峰已经被困在那里将近三个星期了。 六哥有自己的房间,徐正峰只能睡在妈妈房间的沙发上。 老人的思维一直很清晰,徐正峰不仅日常照顾,有时也和妈妈说话,但妈妈耳朵不好,要走近她耳边大声说话。

约60平方米的房间充满排泄物的气味,徐正峰没有打开窗户。 一楼窗外是浦东大道,进入4月份以来,上海气温几乎在25以上,妈妈还觉得外面风很冷。 那天晚上,照顾好母亲后,他又躺回了沙发。

徐正峰没想到会关这么多天,但是没有了基础性疾病药,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并发症。 小区关闭后,34岁的杨卓得知居委会人才紧缺,模仿网上流传的求助表格,制作了收集小区居民需求的表格。 据了解,小区里有100多名独居老人,买药是老人们共同的难题。

为了节约药物,其中一位比尔76岁的独居老奶奶从一开始就决定把所有药量减半。 原来每天吃两次的药只吃一次,吃一粒的药用切片机变成了半粒。 尽管如此,小区关闭一周后,她吃了三种药,另两种药只剩下几瓶了。

她总是在小区门口坐公交车,三站就到了最近的社区医院,配了一个月的药。 她上次开药还是2月,按计划得到了两盒治疗血脂的药,三盒骨质疏松症。 这次,她给社区医院打了两次电话不通,又翻了医生名片上的电话。 第一次被告知只要向居民委员会提交证明书就可以开药,但几天后询问后,医生说医院已经关闭。

邻居杨卓逐渐招募了160多名志愿者,在他们的统计名单中,脑梗死、心力衰竭、直肠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用药人数在增加。 在小区微信群中,杨卓每天都能打印出讨药的信息。 "70多岁的爷爷急需利尿药。 志愿者会帮我找他的整个小区,从另一层的居民那里找到并发给你。 "

"老人们需要的是处方药,也有医院开的药。 上海很多医院都关闭了,很难买到。 "杨卓和志愿者们把名单给了居委会,得到的反馈结果并不理想。

老与老

小区关闭前的徐正峰没有囤积,只能分配5天的家庭蔬菜和肉类。 五天后,家里的饭桌上只有浇酱油的荞麦面和浇酱汤的饭。 饭是徐正峰唯一充足的储备,以前打折了,所以一次买了50斤。 "而且超市里到处都是人,抢不到。 "上了年纪的徐正峰在电话前,说这话很烦躁。

菜短缺三天后,徐正峰把情况告诉了其他家人。 妻子陈丽赶紧在业主群里问如何做饭。 只是平时打招呼的邻居看到了,就给了我鸡蛋和卷心菜。

"现在在微信集团团购买菜,老人做不到。 "杨卓发现,对老人来说,一千二百元的菜包太大了,只能把它们再分成几份。 或者,一些志愿者买包,把一部分寄给老人们。

首映前,一个人住的老奶奶很少一个人吃。 都是现在买吃的,也没有囤积的习惯。 吃完这次家的菜后,居委会给我买了一袋菜。 "有东西吃就好了。 "她也没人问药了,默默地等待着以前通知的开封日。 但是小区至今没有关闭,她的内心越来越痛苦。

"这个关口迟早要过。 "她想在居委会买一包菜注册,请同层邻居学习手机截图、上传、抗原注册,按照志愿者照片上的提示参加小区群聊,感觉需要像小学生一样每天做作业

徐正峰夫妇10多年前搬到了这个小区。 因为和20年前回迁到这里的姐姐住在附近,所以很容易照顾。 再加上他们对小区没有熟悉的人,碰到的几乎都是同龄的老人。

徐正峰患糖尿病十多年来,在家做饭总是很清淡,妻子陈丽也很注重养生,每顿饭都需要青菜。 现在,家里剩下的白菜成了稀罕的东西。 以前一顿饭能吃的量,一顿饭只能劈两片叶子。

独居的陈丽也讨厌抢蔬菜,"总是想过一天。 后面应该会好一点。 抢菜也很麻烦,让志愿者把菜送到楼上,尽量不要弄到手。 "他说

她没有把自己的情况一一告诉丈夫。 在这期间,他们每天语音聊天,听电话里丈夫的声音,陈丽也感受到了他的疲惫。 "他本来就有基础性疾病,一方面现在有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又是实际问题。 "

徐正峰的母亲摔倒后,陈丽明显意识到丈夫"老了"。

徐正峰年轻的时候开服装店,后来生意不好,一直在打工。 我现在在某事业单位做门卫。 每天转12个小时。 白班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夜班从晚上7点到早上7点,月收入3000多元,预计下个月退休。

他经常晚上照顾母亲。 兄弟姐妹也叫了几次保姆,但以失败告终。 徐正峰说,因为母亲是广东人,所以广东话保姆平时听不懂。 "我还很累,来了几天就退休了。 对外面的人也很抱歉。 比起送到养老院照顾,一定是自己的孩子照顾。 "。

孙子们忙于工作,只有五十多岁的孩子们才能照顾奶奶。 陈丽也试着帮婆婆按摩,但奶奶不希望媳妇动自己。 陈丽总是劝丈夫有时间多休息。 "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我的日子也就结束了。 "但是徐正峰像往常一样,一家大小的事情都要帮忙,谁家的灯泡没电了就赶去修理。

"以前今天可以去明天休息,现在每天都在那里。 我也担心如果他的身体有问题怎么办。 "小区关闭建筑物之前,陈丽给丈夫送过衣服。 两个人戴着口罩,陈丽也能感受到徐正峰的疲惫。 徐正峰没有告诉妻子药物短缺、蔬菜短缺的事情。 那时,他们以为很快就会迎来解封。

一院之隔

4月1日,徐正峰没等解封,就知道同居的六哥核酸检测呈阳性。 第二天,疾控中心告知母亲也呈阳性。

"没有什么能做的。 在这么小的房间里,别无选择。 "他不知道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妻子做抗原检查时也出现了两根棍子,咳嗽、发烧、头晕。 陈丽在家找了三四种药,吃了几天后,小便颜色深得都是泡沫,"我也有点害怕。 我不敢吃药。 不能破坏肾脏。 "

生活就像被推翻的多米诺骨牌,问题层出不穷。

缺药几天后,陈丽才知道情况,担心丈夫缺药会引起并发症。 我一直记得医生说陈丽的父亲也是糖尿病,每个器官的并发症都不好。

外甥知道后联系了居委会,徐正峰说不要找。 听到"不能开处方也没用"的电话,平时七叔像"开心果"这样的话很无力,声音嘶哑,咳嗽不止,侄子更着急,凌晨就在网上填写各种抗疫申报。

目前基础性疾病的药物尚未解决,徐正峰的抗原检测结果中也出现了两根棒子。 他向侄子传达了心理矛盾。 "他想让疾病控制能注意到他们并加以解决,但又担心疾病控制会把他们带走并隔离开来,会造成彼此无法照顾。

几天后,疾控中心通知同居的六兄弟要去隔离点。 家人不同意一个人去。 徐正峰的身体也不能一个人照顾母亲。 "你最好呆在家里。 我们三个可以互相照顾母亲。 请给我一点药。 "

疾控中心知道情况后,没有带哥哥去。 几天后,居委会又打电话通知哥哥去隔离所,同样的情况又发生了,最终三个人都在一起。

房间里到处是咳嗽声,床上的母亲还在流利地说着几十年前的事。 徐正峰看着手机,家庭组的其他老人都出现了养生偏差,关于疫情的信息也层出不穷,他有点烦躁。 他和六哥对母亲隐瞒了实际情况,说"只是感冒"。

幸运的是,前几天居委会给他配了药。 对60岁的徐正峰,妻子本应该在厨房洗衣服,但在灶台前做饭,他在耳边听到妻子的指示:"食材里不放糖,能水煮的尽量水煮。" 现在,那些稀松平常的回归之日似乎在遥远的地方。

2022-05-12 13:24:2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