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上海高频次大规模核酸检测 封控区连续四天进行核酸检测
新疫以来,上海开展高频核酸筛查已有一段时间。 15日起,上海对封闭区域、管理区域内所有人员进行"抗原核酸"组合检测筛查,对防范区域内所有人员进行抗原检测筛查; 从18日到21日,封闭区连续进行了4天的核酸检测。
为什么需要高频核酸检测筛查? 如何通过筛查防止交叉感染? 如何使核酸检测更方便、更高效? 统筹下一步企业活动恢复运营,如何满足核酸检测常态化的需求? ……针对近期市民的集中关注和反映,新华社记者采访了上海市有关部门和专家。
问题1 :高频核酸检测筛查的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在封闭区域内需要连续几天进行核酸检测?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检测实验中心主任高春芳表示,需要高频核酸检测。 从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来说,任何病原体感染都有一定的潜伏期,新型冠状病毒也不例外,而且潜伏期长短有一定的个体差异。 从检测技术上讲,病毒感染后人体内有增殖过程,感染初期病毒量低于检测下限时不易发现阳性。 这个时间段是检查窗口。 "潜伏期检查窗口期"不一定能在感染初期检出阳性结果。 因此,反复多次检测,可以提高阳性发现的概率,及时发现阳性。
同时,由于呼吸机病原体采样主要采用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拭子几种形式,采样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采样差异。 这种差异包括采样部位、深浅、采集分泌物量的多少等。 因此,重复多次抽样检查,可以弥补抽样误差可能带来的假阴性影响。
上海市临床检测中心主任胡晓波介绍,具体来说,在社区筛查中,社区核酸筛查完成后,通常会筛查病毒载量较高的感染者,但部分病毒载量较低的感染者初期呈核酸阴性结果,他们体内的病毒如果后者没有马上被发现,就有可能成为社区内的潜在传播者。 因此,需要通过连续多次核酸筛查,尽早动态发现阳性感染者,尽快实现社会方面的动态清零。
4月16日,在被列为上海市松江区封闭区的小区,居民正在接受核酸检测采样。 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二)大规模核酸检测筛查,如何防止交叉感染?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介绍,在大规模筛查资源配置、利用、调度组织上,目前上海已组织各街道镇、社区合理设置采样点,尽量做好居民组织发动,不少地区"呼之欲出" 同时,在参加检查过程中严格遵守"两米线"间距,戴口罩,引导居民避免交流,避免交叉感染。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耶鲁大学卫生政策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海表示,通过优化核酸检测方式方法,可以分时段、分批次组织居民参加核酸检测,减少人群聚集,有效防止交叉感染。
问题3 )如何使大型核酸检测更方便高效?
在抽样力度方面,上海要求各区进行网格化排查,明确筛查区域实际人口数量,合理配备抽样医务人员。 以4月16日为例,上海共投入抽样医务人员约2.5万人,其中包括来自苏浙皖等地的1.2万多名上海医务人员。 在兄弟省市的支持下,连日的大规模核酸筛查按时完成。
在检测力方面,上海市通过快速新气膜实验室、移动核酸检测车等方式,增强了核酸检测能力。 另一方面,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构综合小组的协助下,上海通过接受外省市援助建设或向兄弟城市送样,进一步增强了检测能力。
目前,上海市日最大检测能力达到近500万辆,同时配置了2000多辆样品输送车,加快样品输送速度。
四问)统筹下一步企业活动复工活动,如何满足核酸检测常态化的需要?
吴清表示,目前上海根据地区人口密度、功能定位等,规划了"固定样本点、便民样本点、流动样本点"相结合的核酸检测方式,统一进行标准化样本点的设置。
固定采样点以上海市目前约200家医疗机构为主; 民间采样点主要借鉴"书报亭"等形式设置; 采样点主要借鉴"早餐小车"的形式,通过设置采样舱、移动采样车等形式提高机动性、流动性。
固定、便民、出行等采样点设施主要集中在居住区、交通场站(如地铁口、公交车站、机场、港口、高铁、公交车站等)、CBD小区等办公区域、大型建设工地、学校、大型商业设施、医药商店等周边对于人流较多的地方,选择尽量设置在空旷、通风条件好、相对独立的地方。
2022-05-12 13:17:26- 上一篇
31省份昨日新增本土2753+17066 上海新增2494+16407
#31省昨日内地新增2753 17066上海新增2494 16407#月19日24时至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4月1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确诊病例2761例。 其中国外输入病例8例(包括四川3例、云南2例、上海1例、山东1例、广东1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1例);四川); 包括本土病例2753例(上海2494例、吉林133例、黑龙江45例、江西2
- 下一篇
上海一48岁物业经理倒在值班室桌前 悲剧真相实在令人痛心
4月18日,上海浦东新区48岁物业经理陈经理突发疾病倒在值班室,送医后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熟悉陈社长的人表示,他既热心又负责,过去一个多月每天都在一线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