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一定要高大上吗?农村养老机构应因地制宜
取缔,不符合当地老人的愿望; 如果不取缔,送检很难过关。 目前,部分家门口农村养老机构价格低廉、人际关系和谐,深受老人欢迎,但由于不符合相关人员安置等规定,无法办理相关证件,面临取缔困境。
城市养老院太贵了,是家门口的实惠
也有坐轮椅晒太阳、聊天、在院内锻炼身体、打扫院内卫生的老人。 记者每半年走访一次,发现中部某省已存在30年的农村敬老院和谐相处,入住老人对这个朴素温暖的"家"感到满意。
秦敬、李彩梅夫妇家距离敬老院某村5公里,两人都患有脑部疾病,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孩子不能出国打工照顾。 一年前,儿子把他们送到县养老院住,两人每月要交2300元,搬到这个养老院后只需交1600多元。 "城里的养老院太贵了,这里既经济又舒适。 "秦敬说。
该县民政局养老业务负责人介绍,农村老人对价格特别敏感,定价高入住率就会下降,该县老人能负担的最高价格是每月1000元出头。
不仅是费用,不离乡、人际关系和谐也是老人重视的因素。 宋建兵来自本村,在敬老院住了一年多。 他说:"10分钟就能回家,还能打理老房子,还能和老邻居聊天。"
你要去吗? 剩下吗? 困境很难打破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这种深受农村老人欢迎的小养老机构陷入困境。
据敬老院实际经营者王清(化名)介绍,敬老院属于公办民营性质,目前居住着17名老人,其中6名五保老人,均来自周边村庄,大部分独居丧偶,子女在外打工。 王清及其老伴和儿媳妇是敬老院的厨师和护理员,他们三人也是这所敬老院的全体工作人员。
让王清头疼的是,2013年该县敬老院相关文件显示,该敬老院资质存在问题,难以注册和备案。 要继续经营,必须增加人员,至少配备3~4名护理人员、1名专职厨师、安全管理员、清洁工等。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该敬老院周边县市共有4个小型养老机构,同样在资质、运营等问题上面临拆迁困境。
"我们头痛。 "该县民政局的负责人坦言,关闭敬老院后,老人的心会变冷。 但是,市场化运作的养老院收费一定会上涨,负担不起的老人不会搬家,但必须取缔,各级各类检查才能过关。
农村养老机构应当因地制宜
目前,农村照顾留守老人的人不少,这种互助、微利、半公益的居家养老机构可以解决一些老人的现实难题。
"农村养老机构建设如果一味倡导市场化、高标准、高标准,成本就会增加。 如果政府不能以其他方式补贴这部分成本,增加的成本将落到老人或养老机构头上,低收入农村家庭负担不起。 "北京合作与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贾云竹认为。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农村养老分会主任委员朱启臻提出,农村养老机构建设和发展应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因地制宜考虑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现状。 他建议,要培养和支持具有家庭化小型化、互助性质、离乡背井的居家养老机构,满足农村留守老人的需要。 职能部门通过提供培训、畅通渠道等,可以提高这类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能力。
王清等工作人员建议,延长政策窗口,给部分养老机构更多过渡时间,"一事一议",给予一定支持。 秦敬、宋建兵等老人说:"农民养老不一定条件高,但价格合理经济,一日三餐有保障,有急事照顾,干净舒适,能和村民聊天就好了。"
资料来源: 《半月谈》 2022年第8期
2022-05-12 12:39:01- 上一篇
上海因疫情未及时还款不作逾期 以调整后的还款安排报送征信记录
在今天(5月8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针对疫情个人收入者的支持措施,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管小军表示,在支持个人的基础上,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观察者隔离,并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受疫情影响对因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按调整后的还款时间表提交申请记录,已申请的按申请纠错手续调整。 另外,对于受新冠灾祸影响个人住房贷款难以偿还等紧迫问题,鼓励金融机构迅
- 下一篇
氢能源电池车大批量“上路” 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氢气池车大量"出发"可能只是时间问题氢能作为环境友好型绿色新能源之一,越来越得到市场的认可。 但是,氢气的制造和储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日前,中国科研人员的研究公开发表,通过构建新型光热系统,氢能的制造效率提高了6倍。 未来的我们,也许可以坐氢能私家车上高速公路。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杨甜子大显身手大显身手氢能可以行驶载人公共汽车也可以"推进"火箭发射很多人概念中的"氢"真轻,一放进气球就气球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