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传媒

忙碌的身影让城市更暖心 ——吴江东太湖志愿者织牢疫情防控网

发表于:2025-01-19 作者:印象报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19日,□苏报驻吴江区首席记者 王英 苏报通讯员 苏小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疫情发生以来,吴江东太湖度假区(太湖新城)的志愿者们没有停歇过。他们在核酸采样点维持秩序□苏报驻吴江区首席记者 王英 苏报通讯员 苏小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疫情发生以来,吴江东太湖度假区(太湖新城)的志愿者们没有停歇过。他们在核酸采样点维持秩序、录入信息;在社区守牢大门、扫码测温;他们走街入户、爬楼敲门
□苏报驻吴江区首席记者 王英 苏报通讯员 苏小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疫情发生以来,吴江东太湖度假区(太湖新城)的志愿者们没有停歇过。他们在核酸采样点维持秩序

□苏报驻吴江区首席记者 王英 苏报通讯员 苏小湾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

疫情发生以来,吴江东太湖度假区(太湖新城)的志愿者们没有停歇过。他们在核酸采样点维持秩序、录入信息;在社区守牢大门、扫码测温;他们走街入户、爬楼敲门;他们搬运物资、环境消杀、服务居民……

他们用一个个挺拔的身影,用自己的无私的奉献、默默的坚守,为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贡献力量。

坚强的身影:退伍军人重回"战场"

"最辛苦最危险的地方,就应该有退伍军人坚强的身影。"这是张鹏报名参加锦祥花园封控区志愿者时说的话。

山东人张鹏是一名"90后",今年23岁,2021年从部队退伍后来到吴江工作。"作为一名退伍军人,退伍不褪色。面对疫情,应该主动请缨,展现退伍军人的英雄本色。"张鹏说。从2月开始,张鹏便成为一名活跃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者,在核酸检测点位维持秩序;走街爬楼,辅助上门核酸采样……哪里防控任务重,他就活跃在哪里。

4月17日,当看到志愿者群里招募去锦祥花园封控区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时,张鹏毫不犹豫报了名。明知参加此次行动需要进行"14+7"闭环管理,但张鹏没有退缩,"情况紧急、任务艰巨,我是单身,没有后顾之忧。这种时候,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要第一个上。"张鹏报名的决心十分坚定。

就这样,收拾好换洗衣物和生活用品,张鹏走进了锦祥花园。整理物资、配送物资、环境消杀、送饭送药……目前,张鹏负责2幢楼、100多人的后勤保障工作,直到隔离解除。

参加锦祥花园封控区志愿服务的潘奇枫,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与张鹏一样,潘奇枫也已经参加了2个多月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两人并肩战斗,冲锋在前。

坚守的身影:老党员守护第二故乡

"疫情防控一线,应该有老党员志愿者坚守的身影。"这是退休老人项国良坚持2个多月开展志愿服务的信念。

项国良今年65岁,是一名老党员。春节后从南通老家来到吴江,帮忙带孩子。退休前,项国良便经常参加志愿服务。疫情发生后,他到物业报名,后来通过社区加入东太湖度假区的志愿者队伍。从2月到现在,始终坚守在"疫"线。

在社区分发防疫物资、核酸检测点位维持秩序、上门采样……2个多月以来,项国良几乎参加了所有关于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活动,甚至在上门采样缺人时,还主动报名参加,和医护人员一户户上门给居家隔离人员采样。

"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我们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要力所能及地出一份力。这段时间,我也看到了很多感人的场景,很多年轻人因为疫情暂停工作,主动报名当志愿者,也有很多像我这样的新吴江人,为第二故乡疫情防控出心出力,共同抗击新冠疫情,这些都让我感触很深。"项国良表示。

幕后的身影:志愿者协调百余个微信群

"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要有志愿者甘于幕后进行统筹协调的身影。"这是资深志愿者"X先生"说的话。

"X先生"是松陵街道志愿者总队长鲍某的微信名。因为熟知志愿服务活动流程,他对每位志愿者都比较熟悉。渐渐地,他就从一名一线志愿者退到二线成为管理志愿者队伍的人。

鲍总队长负责整个松陵街道志愿服务工作,微信里有100多个志愿者微信群,每天收集各个社区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需求,然后发布需求招募志愿者,安排志愿任务,随时在线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群里的志愿者一般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大家都称呼他为"X老师"。

"我比较熟悉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任务和志愿者情况,就让我充当统筹协调的角色,帮助大家有序参与疫情防控服务工作,更好地抗击疫情,守护家园。"鲍总队长表示,几百名志愿者都非常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其中有近百名志愿者从2月坚持到现在,大家没有一点酬劳,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真的很辛苦。

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战斗。一批批志愿者,用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在各自战场默默奉献,筑起了一道道抗疫防线,奏响了一曲曲抗疫之歌。

2022-05-12 02:47:40
0